《山海情》是2021年第一部大火的主旋律电视剧,从服化道开始到演员的表现让看过该剧的观众一片好评,豆瓣上给出了9.4分的高分,按该平台的评分历史来看,《山海情》堪称经典之极。
在观剧23集之后,迎来意犹未尽的大结局之余,我们却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观众更对来自福建的“东西协作扶贫”等扶贫政策有了更多理解,甚至对福建、对莆田等省份、城市同胞有了更多的好感。结合近年来的各种主旋律剧作频频刷屏,比如《大江大河》、《巡回检查组》、《人民的名义》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主旋律关键词的熠熠生辉,这些剧作涵盖了“改革开放”、“扶贫攻坚”、“反腐倡廉”等若干信息,接下来我们聊一下品牌运营视角的“山海情”。
“定位是起点,共识是终点。”这是该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前是单向传播,只要有成功的定位,就基本成功,剩下是花多少钱做广告的问题,广告做的越多,定位就越成功,消费者没有反驳的权利。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品牌定位,如果在消费者端没有共识,定位就是无效的。更坏的结果是消费者形成另一种共识,事与愿违,可能是定位的反面。这里先引用一个“反面”案例,某互联网品牌的价值观 / 定位:“简单可依赖”,但由于该互联网品牌面临的一些负面形象,加上一些不恰当的投放,用户的共识或不再是“可依赖”,而是完全“不值得信赖”,这就是所谓的定位的反面。《山海情》通过场景表达了中国在90年代末期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贫瘠、落后面貌,以分阶段的故事去串联起扶贫一线的具体工作执行,一步步把中国的“国情定位”、“政府要事”形成老百姓的“共识”。马得宝,剧中主角之一,逃离过大山,去到煤矿挖煤,第一个种植蘑菇....开工程公司,体现出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为了改变命运所付出的努力。 -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的剧照再回头看看家居行业,“XX专家”、“领导者”等品牌定位的较多,但是在品牌运营过程中还仅停留在单向传播的时代,主要把定位当作广告语,希望通过广告投放形成用户共识,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定位与共识还有相当长距离。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翻译成大白话来讲就是需要用产品、案例、内容、事件、行动等与品牌定位一致,这样才能让受众将品牌定位达成共识,形成“知行合一”。《山海情》里的凌教授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角色,他作为扶贫小组成员之一,掌握着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先进菌草培育知识,但没有坐而论道、遥控扶贫,却与当地农民一起钻大棚,亲自铺叠粪肥、教授采摘。在出现蘑菇滞销时凌教授带领学生四处奔走,收购价与“承诺”有价差时甚至拿出自己的钱来补贴差价,除了“承诺”外,他还担心“谷贱伤农”让农民对蘑菇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到扶贫工作。凌教授角色是真实人物事件,是福建农业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他在1986年发明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开辟新兴生态产业,将菌草技术推广至全国31省487个县,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除了对剧中各个角色的深刻印象外,还有许多“扶贫”的进程,比如吊庄、发动村民种蘑菇、海吉姑娘赴福建打工、未满十六岁缀学打工、全村搬迁、种枸杞、扬水站修建等,每一件都非常真实演绎,将所有的问题、艰苦、苍凉、贫穷、愚昧等都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不回避道阻且长。
这就是《山海情》教给我们的“扶贫攻坚”案例,生动、感人,让人产生共鸣,达成“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完成脱贫。”的共识。全屋定制行业里,玛格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中高端人群消费需求”、“聚集改善型住宅”作为品牌定位。在产品层面,从推出适宜中高端人群消费的实木定制到近年来流行的轻奢风格产品等均与“中高端定位”相匹配,比方说苏格拉底、盗梦空间、玛格唐等系列或子品牌的产品给用户和行业留下深刻印象。
在案例方面,我们通过玛格全屋定制的公众号可看到一些内容,头条内容均为实际的“改善型住宅”定制案例,这些案例可以从侧面证实其获得了“中高端消费人群”的亲睐,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在事件和行动上,玛格全屋定制在2020年9月举办了“无醛之后 有颜有品”的品牌营销战略发布会,“有颜有品”的营销战略指引品牌未来的运营方向,并同期推出了一系列的TVC短片来表达。
通过上面的信息我们能看到玛格从定位、产品、案例、内容、事件的一系列运营,或在未来将形成玛格全屋定制的大众共识,即“中高端定位的定制企业”。
如果把中国当作一个品牌来看,我们已在全世界有了定位,包括但不限于《山海情》、《大江大河》等剧作的故事就是最佳的内容、案例,它们将引导全世界人认识中国,并对中国国情产生共识。
如何设定自己的品牌定位全屋定制企业们都有打算,但设定好了之后却不见得有对应的产品、内容、案例来呈现,这就容易造成认知偏差,你讲你是什么样的品牌,但消费者并不认可。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确定品牌定位之后,去设定对应的工作推进,最终达到共识。